盐池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%
日前,在盐池县特殊教育学校,10岁的鑫悦(化名)安静地坐在桌前,跟随特教老师的手指,逐个辨认绘本上的图画。这名曾因智力残疾无法入学的女孩,在特教老师持续上门辅导后,不仅能够专注学习,还会主动拿起绘本翻看,甚至会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摆动身体,展现出对舞蹈的浓厚兴趣。
今年,盐池县正式成立特殊教育学校,创新构建“康教融合+医康结合+送教上门+助教陪读”四位一体的特殊教育模式。据盐池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郭状介绍,该模式通过精准摸排、阵地升级、师资强基、融合创新四大举措,建立起特殊教育全链条服务体系。目前,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123名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%。
为实现“不让一个残疾儿童失学”的目标,盐池县建立了教体、卫健、残联等部门协同的“村组摸排—乡镇初核—县级复评”三级筛查网络,精准掌握全县残疾儿童信息,并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动态数据库。由教育、医疗、康复专家组成的县级评估委员会,采取“能力评估+家庭意愿”双维度,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安置方案,实现100%的安置适配率。
在夯实特殊教育基础保障方面,新落成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设置12个教学班、96个学位,目前在校生58人,实现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的全学段覆盖。盐池县统筹资金460万元实施康复中心改扩建项目,新增感统训练室、语言教室等功能教室21间。配备专业教师17名、康复治疗师7名,形成26人的核心团队,创新推行“集体教学+个别训练+小组康复”三结合教学模式。
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,盐池县规范开展送教上门服务,按照每月不少于3次、每年72课时的标准,为19名儿童提供“知识教学+康复训练+心理疏导”三位一体服务,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。(记者 孙振星 见习记者 陈美慧)